十年树人|许树妙:以音韵铸根基,以方言启新思

¥

Body

编者按:十年光景,春风化雨。文珠的讲台上,一代代中文人以言传身教之姿,守望学问,滋养心灵。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将青春与热忱倾注于三尺讲坛,也在时光中沉淀下自己的教学生涯与心路历程。此刻,让我们聆听他们的讲述,回望十年共行的岁月,致敬每一份在教与学中静水流深的坚守。

本期采访教师

许树妙副教授,广东汕头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2020年8月以“百人计划”引进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中古语音史,开设汉语发展史、汉语史经典文本、古代汉语基础等课程。

Image removed.

一、治学与育人:音韵探微,方言启思

Q1:在音韵学研究中,方言为您带来了哪些思路或突破呢?

      方言优势让我的音韵学入门更加轻松,能够节省一些记忆的功夫。在教学《古代汉语(下)》这门课时,因为课程涉及到一些音韵学的内容,因此在上课时我尽可能结合各地的方言,使同学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的概念和语言现象。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入声字辨别这方面,我除了演示粤语发音之外还会给大家介绍吴方言和晋方言,帮助大家理解普通话中消失的古音类。

      有方言优势在入门时会学得更加省力,激发一些学习兴趣。之后如果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就需要对自己的方言以及其他方言的一些共同点、独特性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帮助我们在音韵学、方言研究以及语音研究等方面走得更远。所以推荐同学们在高年级时选修杨蓓老师的方言调查课,在课上更深入地学习各个方言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Q2:不少没有方言优势的同学会觉得音韵学的学习难度还是很大。您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分享给想要学习音韵学的同学们呢?

      即使没有方言优势,同学们也不需要对音韵学的学习有过多的担心。有些同学可能只会说普通话,但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其中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古音现象,可以去细心观察、研究。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动手查字典,来记忆一些古音类。现在一些学习网站的资源很便利了,比如查某个字在《广韵》属于哪个韵、哪个声母等等。我们查多了,有了积累,在古音等方面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把握,对后续的学习也更有帮助。

二、缘起文珠:从相遇到共成长

Q3:您已经陪文珠走过了很多年,在十周年这个节点回望,您觉得文珠这几年有什么比较显著的变化吗?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系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从我2020年刚过来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的时间,文珠的师资队伍越来越强大了。并且我们文珠“小而精”这个特点一直都保持地非常突出,虽然我们规模不是很大,但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教学上都做得非常有深度。

      此外,从我来的时候,我就发现老师们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氛围都非常好,同学们的课堂反应都很热烈,会积极地互动。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同学们的素养越来越高了,这可能和时代的发展有关,大家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也能做出更多的思考,因此课堂上同学们的反应越来越敏锐了,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

      文珠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也相信文珠未来能变得更好。

三、师生相长:教与学的双向滋养

Q4:同学们在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困难、感到迷茫。您有什么话想鼓励一下大家呢?

      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感到迷茫,在学习上会有焦虑,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可能很迷茫,不明白自己到底对哪一个方向感兴趣,也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而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又很激烈,自己是要一起卷,还是要躺平?有这种心理都是非常正常的。

      我想说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以身体为重。消除焦虑的最好方式还是实际行动,无论自己定下哪个方向,在行动上就要做好调整。比如说自己想要争取一下保研,那么就应该认真地对待平时每一门课程。

      其中碰到比较难的或是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也不用灰心,只要自己认真去学,尽最大努力去做就好了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四、展望未来:共赴新程,文珠可期

Q5:在文珠十周年这个新起点,您有什么话想对我们全系师生以及未来要加入文珠大家庭的新生说吗?

      感谢文珠这个年轻又有活力的平台对我的栽培,也很感恩与文珠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过的时光。

      十年是一个小结,也是新的开始,我们共同努力,文珠会更好,文珠加油!